“一廊三带”规划布局 绍兴文创赋能 融合发展

来源:  作者:秩名  时间:2020-09-29 11:38:10

  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塑城市文化体系”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绍兴文创大走廊建设为主要载体,明确了“一廊三带”发展规划布局,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市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呈逐年递增之势,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度明显提升。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绍兴最大的财富。要依托绍兴‘历史+人文’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体系、产业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具标识度的城市。”绍兴市主要领导表示。

  文创大走廊,

  以文聚力

  文化与人、文化与产业、文化与城市三大文创资源是绍兴文谱。近年来,随着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绍兴文创大走廊应运而生。

  绍兴文创大走廊以萧甬铁路、古运河、新运河、鉴湖为脉络,经过中国轻纺城、东浦、兰亭、E游小镇等绍兴市区重要的文化节点。向西对接萧山、大江东和杭州中心城区,融杭借势发展;向东对接余姚慈溪和宁波城区,接甬错位发展,可以说这条“大走廊”是绍兴融杭联甬的重要通道。

  2019年,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明确了作为走廊核心的柯桥、越城、上虞三大板块的发展定位。在这三大板块中,绍兴以纺织、黄酒、书法、水乡、青瓷这五大国字号文化资源作为产业种子,挖掘延伸产业内涵,构建时尚智造链、养生休闲链、国学文化链、水乡民俗链、特色工艺链五大文创产业链群,共同构筑一条复合生长的文创大走廊。

  在文化大走廊的辐射下,其他县(市)立足各自实际,积极谋划布局,加快建设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文创发展区块,进一步加快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发展的核心动能,从而推动形成文化产业“一廊三带”空间发展布局。

  蓝图已绘,大潮正起。今年是文创大走廊建设攻坚之年,是规划落地生根之年,也是《绍兴文创大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关键之年。

  绍兴正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储备和招引,集中一批成熟度高、成长性好、先导性和牵引性强的优势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优先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98个重点项目破浪前行,1~7月实现投资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2.5%。

  社会资本竞相涌入,产业活力竞相迸发,挖掘内涵、拓展外延,让绍兴的文化更显厚度,也为绍兴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自去年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以来,绍兴已扶持文化企业700余家,扶持金额达到6000余万元,有效地发挥了政策资金“撬动”作用。

  文化产业的载体是项目,外在是产业,内涵是文化。绍兴文创大走廊发展不只是数量的累积,更重要的是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创新。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是绍兴文化产业发展最为内在的精神滋养。正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充分自觉,绍兴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坚持立足自身资源、做好结合文章、培育特色品牌。

  做深融合文章,以文赋能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是串联的两条大线。以文创带动绍兴文化风潮,用文创让传统越来越新潮。

  近年来,融合之势显现,文化产业迸发的活力不容小觑。今年,绍兴加快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融合,突出“特色”文化符号,实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做好传统文化产业转化。促进文化要素与黄酒、纺织、珍珠、茶叶、领带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其向时尚产业转型,实现从“制造优势”向“设计优势”提升。深化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新兴产业的融合,着力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初步形成了传统经典、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演艺和数字内容、文化会展等“4+2”文化产业体系。

  伴随时尚智造、养生休闲、国学文化、水乡民俗、特色工艺等文化产业链群加快发展,绍兴出现了越来越多有创意、时尚化、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9月30日,在迎恩门水街将举办“创·越潮2020绍兴文创展”,重点展示绍兴在“文化赋能·融合发展”方面成果。主要围绕“文创+赋能”主题呈现,内容涵盖“文创+传统非遗”“文创+旅游体验”“文创+传统产业”“文创+历史文化”“文创+科技创新”等,致力探索打造文化消费的新场景。

  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在项目方面,绍兴计划在2019~2022年实施重点文旅项目100个左右,总投资近千亿元,使文旅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在越城区解放路和畅堂路交叉口西南侧,一个名为“风越里”的古城特色街区项目已经动工。此处不仅有朱庚故居,还紧邻秋瑾故居,靠近鲁迅故里,通过拆整结合的方式,将引进品牌民宿、创意酒店、酒吧餐饮等服务业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区,将项目打造成绍兴古城一个特色街区。

  独有绍兴黄滕酒,点滴滋味千年长。近日,红点设计博物馆与绍兴黄酒集团共同发起的“中国绍兴黄酒设计共创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将对黄酒集团旗下五大品牌进行定位包装设计,开展以拓宽饮用场景为目的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以重塑品牌形象、创新传播形式为导向的品牌传播等三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柯桥区依托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和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优势,不断推动文化与纺织创意的集聚发展、融合发展,以新型纺织面料、花型设计、服装版式等设计内容为主体,通过将文化创意元素融入纺织原料、面料和服装进行技术、外观和品牌营销的创意设计,不断加强纺织设计和品牌创建,提升了纺织产品品牌知名度、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诸暨“珍珠创意工坊”是对标工业4.0模式的全新力作。这里设有生产工艺展示与手工体验区、情景展示与自主休闲体验区,通过现代声光科幻技术,以图片展示、实物陈列、场景浓缩模拟等形式,集中展示珍珠养殖、生产、加工的工艺流程,将珍珠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达利丝绸领带服饰80%的产品属于文创类产品,设计的床品、服饰等大多由新昌的山水文化等资源衍生而来,极具本土文化特色。

  文创不仅为传统产业加持,也为“夜经济”赋能。今夏,东昌夜集、鲁镇夜市陆续启动,夜市主打特色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尽显绍兴文化底蕴。

  不仅如此,绍兴搭建文化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筹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优化平台和金融服务,打造文化金融改革示范区。

  注重社会效益,以文兴城

  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产业、经济属性,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到两者有机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服务于文化的传播。

  上半年,作为文化核心领域的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4.1%,特别是新闻信息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等行业增长达到78%、63%和54%。

  禹庙争奉牲,兰亭共流觞。绍兴做深“文化+节会”文章,通过“兰亭书法节”弘扬书法文化、“公祭大禹陵”提升祭祀规模、“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保护开发阳明遗迹遗存等活动,展示绍兴鲜明的人文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转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文化品牌”向“城市品牌”升级。

  让城市始终闪耀璀璨的文化光辉,这既是传承城市文脉的时代责任,也是保持生活城市特质、服务市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务实之举,更是绍兴这座文化之城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一方面,绍兴与杭州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谋划上海文博会、杭州西博会绍兴分会,开展越剧等戏曲展演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绍兴正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利用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设计,注重植入产业因子、市场元素,留住长三角现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记忆。

  “请进来,走出去”已经成为绍兴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常态。9月25日,“中韩文学对话会”以线上“云对话”的形式进行。“中韩文学对话,不仅立足于两国文化传统,更关注当代现实,目的是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东方文化,为世界文化贡献我们的东方智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曹维平说。

  “中韩文学对话会”是“鲁迅与大师对话”的延伸,此前已成功举办了“2018中法文学对话会”“2019中印文学对话会”等中外文学对话会,这缩短了绍兴与全世界的距离,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学的跨国传播。

  挖掘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老树发新芽”。9月25日,由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绍兴市加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出品、拍摄的越剧电影《李慧娘》首映。同时,《狸猫换太子》《情探》《李慧娘》等3部越剧电影还将走入文化礼堂。“非遗兴乡大巡游”每年走进县市区,为村民带去最具绍兴文化特色的表演和美食。文化艺术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绍兴,这个有梦有戏的地方,正以文化着墨,奋力书写发展新篇,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的大跨越,为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注入新动能。(干婧 李昼)

责任编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时尚 | 生活 | 图片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wbwawc@163.com 京ICP备19017987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