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导演、节目制作人喻一最近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恨水不成冰》。
2020年12月19日下午,美女导演喻一的新书《恨水不成冰》发布座谈会在马连道北京茶伴书香驿站举行。座谈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蔡开松主持,驿站站长方继孝先生,驿站创始人雷金镁女士,驿站顾问曾卓明先生、彭明哲先生(墨明),文艺评论家刘传铭教授等专家学者约20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方继孝先生(驿站站长,著名文史学者、作家、鉴藏家)致辞。方先生首先对喻一女士表示祝贺,说北京茶伴书香驿站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扶持的特色阅读空间,我们有义务向读者推荐好书。驿站建站时间不长,但已经拥有一批很具实力的文化人做顾问,影响力越来越大。希望诸位常光顾驿站,多指导工作。方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谈了一本书主义,说以前出一本书就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现在几无可能。怎么办?那就把自己沉浸到写作当中去,把它作为一种爱好,一种乐趣,一种修养。
方先生著作颇丰。巧的是,方先生也刚拿到自己的新书《京剧从这里走来》。他现身说法,说创作一是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多少年来北京市搞京剧纪念活动没有人写过书,西城区去年征集稿子,我就写了《京剧从这里走来》,被征集上了,并获得资助。二是要与时俱进。写的书是让人看的,发行量太低,没人买,编辑就着急。三是要与市场挂钩,要跟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生活节奏、思维方式挂起钩来,要研究人、研究市场,你的写作生涯才会长久。 最后,方先生祝喻一新书大卖,并不断奉献新作。 接下来,喻一女士(记者、导演、节目制作人、《恨水不成冰》一书作者)与大家分享了成书经过、创作心得。
喻一女士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中出席新书发布座谈会,说:我是湖南安化人,在坐的有很多我的湖南老乡,走进来就有一种到了家的感觉,特别亲切。其实十一年前就写了初稿,当时我从湖北电视台来中央电视台,稍有闲暇,我就把之前写的零零碎碎的小故事整理出来。这本书收入九个女性故事,她们是八零后九零后,是我能接触到的不同类型的同龄女孩,她们的经历或者故事都有原型。我本身喜欢讲故事——我所从事的职业导演本身也是一个要讲故事的人,我又是北漂,一个人出来闯荡,身边的各种女孩,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过着不同的生活,走着不同的路,我要把她们记录下来。写出来后,我结婚生子,中间几次修改,到今年才出版。本人运气好,遇上了时任东方出版社副总编辑的著名出版人墨明先生,又是老乡。他亲任策划,亲自取书名,直接促成本书的出版。责任编辑王艳女士,她也是南怀瑾先生作品的责任编辑,做了很多好书,这本书得以呈现在大家面前也有她的努力付出。给我写推荐语的张冀先生是湖南湘西人,我的老乡哥哥。他的代表作《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等都是几十亿票房的大作品,张先生也是金鸡奖、金马奖、金像奖等重大电影奖项(最佳编剧奖)得主,他今年有多部电影任务在身,还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指点我的这部作品并写下推荐语。今天又在著名女企业家雷总的宝地举办新书发布座谈会,驿站站长、前辈作家方老师亲来祝贺,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一路贵人相助。所以我要再次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从左至右:曹煜、墨明、喻一、唐华 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彭明哲是该书的推动者之一,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看到晚辈喻一年纪轻轻就有著作出版,一则感到我们真的老了,一则又感到高兴,晚一辈有今天的成就。记得当时书名叫《做女孩不做女王》,可能比较适合女孩儿的喜好。而书中大部分还是说的奋斗或者情爱故事,就想重新起名。 坊间传闻张恨水和冰心有一段故事,张恨水的书我也出了很多,冰心和张恨水应该没有直接的交集,张恨水是写上流社会的,两人不在一个频道。我就借这个不一定存在的故事起了这个书名:《恨水不成冰》。图书出版,起书名是很讲究的。比方团结出版社的一本书,名叫《燃烧的太阳》,卖了1万本。纪念抗战50周年的时候,书名改为《国殇》,书名一改,一年销10万套。 另一方面,文章千古事,得失寸人心。如果我没有写东西,你不能说我不会写,我写的东西不好,人家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下笔要谨慎。话又说回来,也不能由于谨慎就不写东西了。我们很高兴能看到喻一这本书的出版。另外,我参加也主持过很多新书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有点特别。我还是蛮喜欢这样一个家庭氛围的。茶伴书香,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常来这里喝茶,常在这里看书,也在这里聊天吃饭,讨论一些东西,举办读书活动。半壁茶半壁书,茶能涤荡我们的血脉,书却能启迪我们的智慧。有书有茶真好。谢谢喻一,谢谢责编王艳,谢谢书香驿站的主人雷总,也相信本书一定能得到读书界的好评。 喻一的先生唐华年龄不大,头衔很多:跆拳道世界冠军、 全运会冠军、北京什刹海体校领队、北京武术队领队。他今天作为家属代表发言,说我是搞体育的,文化这块欠缺很多,喻一在我们家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她的书我看了,在众长辈面前,这本书肯定还很青涩,还需要得到大家的包容、帮助,也希望她再接再厉,推出新书。
刘传铭先生(艺术史评论家、央视纪录片《百年巨匠》总撰稿、丝路百城丛书总主编、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年过七十了,也特地赶来出席会议。他说首先祝贺作者。第二个,我认为当下它一定会畅销。大家不要认为纸质书处在一个低潮期就不好卖,现在我已经感觉到真正的一个阅读热,一个文化回归的热潮在慢慢形成,关键是要拿出大家愿意看的书来。 第三个,这本书是女性读物,从装帧设计就可以看出,性别特征非常明显。小说就三样:人物、故事、叙事。我还是希望作者写得狠一点,现在感觉写得不够狠。实际上,狠的故事才有力量,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书中很多描写不是一刀见骨,你要使自己能够做到一刀见骨。 在水利系统工作的周金辉先生也发表了见解。他说今天这个活动特别好,像喻一这么年轻,能够把自己的经历和朋友的故事进行总结提炼,静下心来写出这么一个作品,在年轻人普遍比较浮躁的当下,这是很难得的。 我们这些学理工的,平时在工作中都是画画图,搞搞工程,比较死板。学文史哲的朋友们就好多了,不断有故事,还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写成书出版,值得我们学习。希望看到喻一更多的作品问世。
王进先生(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发言。他说,喻一的书,九个故事我看了七个,首先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真实,据喻一说都有生活原型,真实的故事永远不过时。 第二,据喻一说十年前就写出了初稿,十年前的东西,现在依然是社会现实, 也没有过时。第三,感觉喻一很会讲故事,我发现搞电视出身的,搞编剧、导演出身的,能够把一个很大的故事讲得津津有味,逻辑性还挺强,能让你读下去,不容易。但也感觉到,有些人物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展开。也许跟你十年前的经历还浅有关,你对社会的观察,对人性的观察,用刘老师刚才的话讲,就是还没有一刀见骨。当然,这也是目前文学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东西绕着走。我感觉喻一非常有才气,未来这个路走下去,应该会有更大的成就。
唐培林先生(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副院长)结合书中故事作了针对性发言。说我认真看了前面两个故事,给我的感触是,故事都情节跌宕起伏,紧凑;节奏急缓有致,明快;生活质感强烈,真诚。画面感强,不管是场景、空间、动作,还是服装。刚才有人提到今后可以拍电视剧拍电影,我觉得这个画面感就已经非常有基础。当然,在写分镜头、写剧本的时候还要去丰富它。我也觉得其中一些细节还可以再打磨,再推敲,自己再多想或者跟大家再多交流,使作品更加充实,更加真实可信动人。 主持人:今天在这里召开家庭式新书发布座谈会,我关注到有一位六七岁的小朋友读者,父亲带着孩子来参加发布座谈会。我们欢迎父亲讲几句。
鲁志勇:也是巧,前天我经过这里,看到这个茶店不一般,除了卖茶,还有书店,就特地进来看了一下,嚯,里面好优静雅致,一问老总雷金镁,我们两个是同一个县、同一个镇,还是同一个中学毕业的,所以我今天就带着孩子来了。以前我在机关工作,后来自己创业。我的小孩特别喜欢弹琴,也喜欢写作文。我看了这本书,非常适合我老婆看,下次把她也带来,可以让她买几本,送给她的闺蜜。 …… 会议持续到晚上七点,大家意犹未尽。尤其像本书责任编辑王艳,以及曹煜等几位年轻读者,未能一一发言,小有遗憾。
右三,雷金镁 最后,大家一致对北京茶伴书香驿站发起人雷金镁女士深表感谢,感谢她为写书人、爱书人搭建这么理想的平台,认为在驿站召开这种家庭式新书座谈会真的很好,既别开生面,品茶读书,又放松自然,温馨暖人。
撰稿:蔡开松、晏铭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