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宁工团队深挖挑战与契机

来源:搜狐网  作者:辛文  时间:2025-03-26 17:34:59

  近日,宁波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智联调研实践团队深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延锋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已在海外布局,目前已在全球 20 个国家拥有 240 多个基地,在墨西哥就设有三个工厂,其中蒙特雷建有两个工厂。因此,团队深入包括该企业在内的100家零部件企业内部,旨在剖析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契机。

  

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宁工团队深挖挑战与契机(图1)


  图1团队与严主任留影合照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与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调研范围涵盖海外零部件供应、生产制造、海外市场销售以及海外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在与严主任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其跟随特斯拉前往墨西哥建厂,充分展现了 “哪里有主机厂,哪里就有延锋” 的发展策略。同时,据严主任表示,延锋在出海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宁工团队深挖挑战与契机(图2)


  图2 团队与严主任进行深度访谈

  出海困境:技术、合规与供应链三重挑战

  1. 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壁垒

  欧美市场对零部件的安全、环保标准持续升级,如美国要求汽车零部件75%以上产自北美(USMCA规则),限制中国供应链参与。中国在墨西哥的工厂面临本土化比例审查。欧盟新版ECE R155网络安全法规,中小企业认证成本高昂。延锋在推广零压座椅技术时遭遇国际巨头的专利围堵,凸显知识产权竞争的严峻性。

  2. 数据合规与本地化政策压力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智能座舱等产品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企业需额外投入10%-15%的合规成本。延锋在南非建厂时因劳工政策复杂,员工培训周期延长30%,增加了本地化运营难度。

  3.全球供应链协同难题

  海外生产基地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平均仅45%,关键材料依赖国内运输,物流成本占比高达20%。国际航运波动导致交货周期延长,部分企业被迫启用高成本空运,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出海契机:技术创新与政策赋能并行

  1. 技术突破驱动竞争力提升

  延锋近期发布的“发热座椅背板专利”采用石墨烯材料,实现快速加热与高效热传导,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技术出海注入新动能。宁波工程学院孟康培团队研发的超声电池检测技术,提高了电池安全检测效率并降低成本,已与吉利、极氪等企业合作应用,助力产业链技术升级。

  2. 政策支持优化出海环境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海外维修能力建设、优化通关效率等18项措施。宁波海关推出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通关效率显著提升,2025年1至2月出口量同比激增超4倍。

  3.国际合作与产业链协同

  宁波工程学院与塞尔维亚共建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实验室”获批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聚焦动力电池安全技术,推动中欧标准互认与技术转化。头部企业如延锋与宝马在南非共建产业园,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出海,形成本地化产业集群。

  此次调研调研为行业绘制了精准的“航海图”,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中国新能源零部件从“中国制造”向“全球智造”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未来,借力技术创新、政策红利与全球协作,中国新能源零部件产业有望在国际市场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责任编辑:刘涛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时尚 | 生活 | 图片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wbwawc@163.com 京ICP备19017987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